今天讀書會前半部提到的幾個觀念,讓我想到在第一份工作時的經驗,至今印象深刻,在此和大家分享。

重點一:主管希望你講實話

重點二:回報壞消息時,不要設防線

重點三:壞消息報各的正確流程:道歉(展現出負責的態度)->報告現況->解釋發生經過

         我之前在一個兒童體能訓練中心(Gym)上班,由於每週會Run一個新的課程單元,所以每週一固定是我們備課的時間。Gym裡面有很多遊樂器材,舉凡盪鞦韆、溜滑梯、杆槓、繩索等,看似好玩的設施,其實都能幫助孩子訓練肌肉和平衡感等感官知覺的器材。雖然這是孩子的運動設施,但其實皆可以乘載大人的重量,只是在訓練的過程中,主管總是交待我們不能使用,除非是Training時的示範,否則儀器很容易鬆落,會影響孩子使用時的安全度。那幾天逢主管出國度假,所以備課那天只有我們幾位指導員,氣氛自然輕鬆愉快,但我們還是很認真的把課程快速Run過一遍。剛好那週有其中一個Program是盪鞦韆,備完課的時候,其中一位同事開始玩起盪鞦韆,僅管知道這是主管一再交待的原則,但在主管不在的情況下,童心未泯的我們,陸續有幾個人加入盪鞦韆的行列(我也是其中之一),一開始只是小幅度的搖盪,漸漸的大家玩得越來越開心,開始加入彈力球,讓盪鞦韆的人隨著盪出去的幅度將球踢出去,那時,我正巧是坐在盪鞦韆上的人,正當玩的正盡興的時候,對面的同事一個不小心,出的力道太大,當我腳伸出去碰到球的那剎那,球瞬間往上一飛,隨之而來,伴隨著的式玻璃碎落的聲音,沒錯!燈管被我撞破了!!當下全場的人都傻住,真的是有空氣瞬間凝結的感覺。所幸當下沒有人受傷,因為主管人還在國外,當下我們也只能盡快想解決辦法,除了將場地確實清掃乾淨,也趕緊拿備用燈管來換,不然隔天上課燈光不足就糟了!但每個燈管都試了一遍,就是沒有符合這個規格的燈,我們也只能回去等著隔天主管回來的時候和主管報告。因為我是主要當事者,那晚的心情超級沉重複雜,雖然知道燈管一支沒有多少錢,但就如同書上說的一樣,充斥著滿滿的罪惡感。雖然參與的人不止我一個,但肯定的是,我必須為這件事情負責。

         隔天早上,我比平常提早十分鐘到辦公室,沒想到主管已經到了,我們如以往一樣打招呼,感覺主管似乎還不知道這件事情,雖然一度想退縮想說乾脆晚一點再講好了,但心裡另一個聲音又告訴我現在不講會錯過時機,當時心情煩躁不安,抱著一顆想要趕快解決的心情,於是深吸一口氣後,開始了我的壞消息報告。首先,我先和主管道歉,說我用壞了燈管,主管接著問我,是怎麼發生的,我把事情發生的經過和主管詳實的做了說明,最後,我也和主管說我願意從薪水扣掉燈管的錢,再次表達我的歉意,並承諾下次不會再有相同的事情發生。過程中,主管十分冷靜,我講完後,他只說了一聲「好,我了解了!」之後我就先去做清潔環境的工作。幾分鐘過去,其他同事陸續到辦公室,過沒多久,我又被叫了進去,和我一同在辦公室的人,除了主管,還有昨天第一個玩盪鞦韆的同事。當我門帶上的剎那,主管像發狂似的開始對我們兩個訓話,有種萬箭飛過來的感覺,訓話內容當然不會太好聽,雖然心裡有些委屈,眼淚開始在眼眶中打轉,但,是我自己做錯,所以告訴自己是必然要承擔的結果,所以眼淚千萬不能掉下。即便被罵不太好受,但罵完卻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也還好我有選擇面對,若不是自己主動承認而被主管主動找過去的,我想後果會更不堪設想。

         這次的經驗教會我「負責」這個很重要的觀念,以及學習面對那未知的恐懼,當我們做錯事,容易因為害怕被罵而選擇逃避,但不面對的後果,就會向揮之不去的夢饜一樣纏著自己,因為即使騙的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的心。唯有真正面對自己的過錯,勇敢去解決,才能走得這個自我指責和逃避的負向循環。

 

重點四:希望你壞消息早點講「Bad new first」

        上述的經驗,還有後面的花絮。事後和同事聊到這件事情我才知道,其實其中一位擔任行政會計同事,在事情發生的那個晚上,就已經先傳APP和我的主管說明這件事情,雖然隔天早上主管表現的一脈正常,但其實她已經知道了。這也讓我對這位同事的做法感到認同和佩服,因為她有站在主管的立場去想,即便主管人在國外,但當公司有發生事情,他一定會是想立即知道的那個人。事後我也知道原來主管她對燈泡打破這件事情並不是很care,但她care的是我們在非Training時間,用了這些器材,萬一乘載過重螺絲鬆落對小朋友的安全造成危險,這可是任由我們哪一個人都承擔不起的。也因為這位同事有提早告知,主管當天晚上回來,就已經先打電話給她的朋友請他隔天下午來修燈管。

         這次的慘痛經驗,讓我深刻認知身為一個員工,一定要認清自己所在公司的基本原則(理念),以及了解老闆care的點和底線在哪裡,這些其實是平常工作的時候、和主管接觸的過程中都可以得到的訊息。有了這些訊息當做準則,做出來的事情才會是有Sence而不會成為主管眼中的頭痛員工!

重點四:中途回報->無法掌握下屬目前的工作進度更令人擔心

         書中提到:「可能因為得不到你中途的回報。無法把重要的工作交帶給你!」對這句話深有體會,曾經我很困惑主管對於一些事情的安排,也曾和主管提出,為什麼不把一些事情交代給我做,主管回覆的原因有以下兩點,一個是我不知道你目前的工作進度到哪哩,所以怕交辦這個額外的事情給你,可能會對你造成負擔。第二個就是,我不知道你目前的能力有沒有辦法勝任這個工作。若能養成定時回報工作進度的習慣,好處是主管可以知道你目前的工作到哪個階段,進而評估是否要給你額外的工作量,再來就是從回報的過程中,可以理解你現在處理事情的能力到哪個階段,評估是否可以為你做下個階段能力培養的訓練。我很認同富鎂在讀書會中提到的,我覺得這本書談到的狀況,源自於主管和員工認知上的不同,產生不解和衝突,若身為下屬的我們能把格局往上拉到主管的位置,便能比較理解為何要做這件事情。另外,若將做這些事情能對自己能有哪些幫助來做聯結,或許能加深動力喔!

重點五:表現源自於平常你做足了多少準備

一、做結論的練習

(1)故事的最後面都會有一段結論和小語,或看網路上大家分享的文章,看完後,試著將它總結成一段文字。(結論->列點->總結)

(2)日記回溯法:晚上睡覺前,回想一天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試著將它用最簡短的文字描述出來!

以上是這次讀書分享,感謝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