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2天的泰北志工行,在滿滿的感動與充實的在地文化體驗中圓滿告一段落。回到台灣,止不住的吃著在當地買回來的香辣食物,儘管臉已通紅,嘴巴辣到說不出話來,仍享受這一切感受所帶來的美好。即使懷念異國文化,但心裡卻對於生長在台灣的自己,感到滿是感恩與知足。

很多人以為國際志工是件很浪漫的事情,就連我在出發前也懷有這樣的想像,但實際選擇這條路後,從籌備到實際執行,老實說,並沒想像中容易。但也讓我深刻體會到,這份浪漫是唯有當你願意開始真心投入後,即便過程再辛苦、環境再窘困、曾出現想放棄的念頭,但看到自己的轉變、所帶來的影響及孩子純真的笑容後,一種超越物質享受、發自內心所製造出的一種美好與幸福的浪漫!

回國後隔天一早接到玉欣(Acard的專案執行)的電話,除了關心我前晚怎麼回家,還問了我為什麼當初會這麼快就決定要參加Acard的國際志工。記得去年十二月份,在決定寒假要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體驗後,在網路上搜尋了國際志工的相關資訊,在媒合服務時間和服務內容後,Acard正好是完全符合我需求的團隊,當天趁還熱血沸騰,我立刻填完線上報名表。後續接到玉欣打來的關切電話,電話中我們興奮的討論服務內容和過往的服務經驗,我知道他也是位熱血、熱愛服務的女孩,或許因為有相同磁場的關係吧,讓我更確定要參與這個團隊的決心。

    集訓那週剛好早已排好台北朋友結婚的行程,所以有機會參加到台北參加一日的集訓營,第一次來到長庚大學,一整天從早到晚的訓練,透過志昇老師的課,除了更了解這次服務的使命和基本技能外,更是我初次與即將要合作的夥伴見面、認識,因為是學生團隊,成員年紀都比我小,起初擔心會有隔閡或身分上的顧忌,但一切都是我多想,每位夥伴把我當成團員的一份子,一天相處下來,打破對彼此的陌生,也建立了我們六個人即將一起出隊的信心。

    由於當時還在花蓮工作,因為距離的關係,都是用網路、偶而透過電話聯繫、溝通,但夥伴們似乎隨時ON-Line,只要一留言,馬上就有人回應,讓我時常擔心他們有沒有好好上課。哈哈!但必須說,這確實是種很美好、很讓人安心的感覺。

新的團隊,從心開始-磨合的過程與學習尊重

1.集訓.jpg  

圖說:在宜蘭集訓的生活點滴 

    隨著服務日期逼近,教案也不斷一修再修。因為正逢期末,之後又接著過年,大家都忙,漸漸的越來越多事情被集中到集訓時段來完成。因為是初次合作的團隊,隨著時間逼近,在越來越多合作、共識機會的同時,不同的觀念和立場,讓我的內心開始出現很多聲音和天人交戰的時刻,也開始思索在這次的活動中要把自己放在甚麼樣的定位,才能發揮力量,共同協助團隊的運作。

    首先是集訓的地點安排,因為協調到後來,學校寒假無法提供住宿,在大家開會後討論決定到宜蘭一位團員的家裡面進行集訓。因為當時我未參與會議,接到資訊的當下,當時心中浮現的聲音是,只有短短兩天的時間,為何需要選擇離開北部的地方做集訓呢?而且加上搭車的時間,行李又重又多,不是更加麻煩。但後來又想,可能因為宜蘭是所有成員當中比起來相對近的一個區域,所以才做這樣的決定。當下腦袋閃過一個念頭,若大家可以到台北阿嬤家集訓,說不定是比較好的選擇,雖然空間不大,但至少在北部距離協會和機場也較近,交通也方便,但因為當初未加入會議參與討論,不曉得大家的想法和最後決定的原因是甚麼,就在我開始猶豫到底要不要和總召協調這件事時,和一位朋友聊到目前的狀況,聊過後,意識到原來自己還沒有完全把心交給團隊,即便團隊所做的決定不一定是自己認為適當的,但也要相信過程是大家努力過,最後的選擇也是大家一起討論,共同決議、定案的,況且大家都不嫌遠、不嫌麻煩了,我身為團隊的一份子應當為這樣的和諧、同心感到開心和尊重才是。

    之後到達宜蘭集訓的這兩天,雖然過程還需轉車,但實際在這位夥伴家得到了非常多的資源,而且大家也因為轉換了一個環境,工作氣氛和效率也大大提升。

   「學習尊重團隊的決定,放下我執,用心體會。」這是我學習的第一件事情,因為事前很多事情都沒辦法實際參與,會有很多的想像,無形中也增添了自己很多的煩惱。在這次的經驗後,我決定在這次的出隊把自己定位在支持者及配合者的角色,學習歸零,把自己放心的交給團隊。

    集訓過程,主要任務除了製作教具外,最重要的就是教案演練。由於很多夥伴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第一次上台,不免有些緊張,看到這樣的場景,不免又讓我回想到第一份工作時,主管也要求我必須在正式帶課前,DEMO給其他的指導員看,練到熟悉為止才能上場。當時的心境,是抗拒、害怕的,擔心表現不好,丟了面子也浪費大家時間,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調整情緒。但這群夥伴很不一樣,即便心裡緊張,仍勇敢的站上台,虛心接受大家給的建議,演練不夠好,就重新再一次,為了只是正式活動時,能展現出好的一面,讓活動更加順利。我為夥伴們願意敞開心房、勇敢克服恐懼感到開心與敬佩,因為我是直到畢業後才真正學會這件事情。某一晚,團員中一位年紀較小的夥伴用FB密我,感謝我在他演練教案時給了他一些方向和建議,但我才要謝謝他,讓我看到面對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面對方式與心境,即便我知道選擇提早接受挑戰絕對比任何人都辛苦,但選擇後,就是不顧一切的往前,勇敢面對、解決,這樣的經歷必定能在未來人生的道路上提供很大的幫助。

    結束兩天的訓練,我們一行人在細雨綿綿的羅東街頭,拖著行李,等待返回台北的車子。到了協會後,被現場的景象給震驚住,在有限的空間下,滿地盡是要給孩子的物資和活動用道具,現場除了我們泰北團,還有和我們同時間一起出隊的寮國團。大家窩在一個小空間裡,專注的把包、做最後的確認。即便箱子已經很重,但面對著滿屋子大家辛苦募來的物資,在不超重的情況下,還是希望能多帶一些東西過去與當地的孩子分享。直到出發前凌晨兩點多我們還在開反思、檢討會議,經過一整天的奔波和打包,即便所有人都以身心疲累,但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抱怨,因為我們都知道,不到幾小時後就要出發了,很多事情再不調整,出發後也很難改變,而這幾天所經歷的種種,和以往的營隊生活皆有很大的不同,一切都讓我覺得好不可思議。

2.出發前jpg.jpg  

圖說:努力在協會準備物資、把包,出發前(圖上)與即將一起出國的寮國團夥伴合影。

啟程,心念的挑戰

    隔日一早抵達機場,搭了四個多小時的飛機來到清萊,到了當地、買完物資,到達雲華國小,已經晚上八點多了。由於一月正逢當地乾季,氣候乾燥、溫差甚大,即便早上像台灣夏天一樣的高溫,晚上天氣卻能轉為像秋冬一樣,涼爽又乾冷,風一吹,很就容易帶著沙塵。我們抵達學校時,校舍唯一的熱水器及盥洗系統宣告陣亡,當地居民大部分直接使用山泉水,所以服務的這幾天我們都是到校長家借用浴室盥洗,在涼爽的氣溫下沖冷水澡…真的是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但對我們來說困難、難受的是,對當地居民來說,是件稀鬆平常,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但身處異地,即使再怎麼不習慣,也要學習適應與融入當地的生活習慣,換個角度想,在整天疲累和風沙的吹拂之下,能洗頓舒服的澡,也已經是件令人滿足的事了。

4.衛浴設備.jpg  

圖說:(圖右)是我們洗澡的地方,水源是山泉水,每天皆要考驗洗冷水澡的功力。洗手間皆會有一個儲水槽,供應洗澡和沖馬桶的水源。

原來,我們曾是一家人

    這次主要的服務地區為泰國清萊省正德村的雲華國小,我們預計共停留9天的時間。雲華國小的孩子,大部分為中國雲南省的後裔,因國共內戰,祖先們被國軍派至中國南方,隨著戰敗,為求生存繼續駐守在泰北為泰國政府防守北邊外來族群侵略,也因此在地政府正式核准這批部隊的人民擁有當地居民的身分資格,就此在泰國北部落地深根。

    正德村保有中國血統的家長們為了不讓下一代斷了中國文化的根,於是出錢出力蓋起了這所雲華小學,期盼傳承中國文化,但也因為少了政府的支持,資源十分有限,這也是我們這次主要上山服務的原因。

新環境vs解決問題的能力

 3.宿舍.jpg    

 圖說:校舍景象

    由於在地資源有限,很多東西我們必須在有限的資源下找尋方法,無形中也考驗自己應變、處事的能力。像是校舍沒有曬衣空間,我們必須想辦法自己拉線製作曬衣桿,變壓器承載的電線過重,也須想辦法固定以維繫穩定的供電量等。

    這次除了主要的帶領活動,還有修繕和環境美化這兩項任務,於是,我們一行人搭著在地的「爽條」下山採買要使用的器材,因為語言的關係,大家也都沒有類似經驗,害怕表達的店家聽不懂,起初還顯得有些羞澀。但還好有校長和帶隊老師的陪同,似乎也開啟大家的信心,慢慢的我們開始勇於比手劃腳,用英文和簡單的泰文,到後來也找到方法,將要預購買的物品相片給店家看,漸漸的縮短了很多語言隔閡所需花費的時間,也從因為這樣得到很多的異國文化體驗和樂趣。

    油漆美化對我們來說都是第一次體驗,事前為了要彩繪的圖案花了一些時間討論,但到現場還需依照實際的牆壁大小,調整整體比例。記得漆油漆前,必須找桶子將油漆分裝好分頭進行作業,但之前的油漆桶因為放在戶外,再加上已經過了一段時間,油漆早已風乾、變硬,正當我在思索想找其他桶子的同時,其他夥伴已經動手將舊的漆用手扳開,隨著漆一片片的剝落,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新的桶子!感恩夥伴的提醒,也讓我思索過去的自己,生長在資源充足的環境下,容易忘了應變,無形中也放棄了一些可以嘗試和努力的機會,而侷限了自己。

    除了牆壁彩繪,在教室修繕上,燈管更換是主要的修繕重點,當中我們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位於活動禮堂兩層樓高的燈管需要替換,因為沒有合適的工具,原本想要放棄的我們,在想到燈光不足會影響孩子學習後,還是決定用有限的資源來完成這項任務。我們用校區內僅剩的單面梯子,在左右皆沒有支撐點的情況下,用梯子靠著搖搖欲墜的黑板,由一位夥伴上樓梯更換燈管,其他五位夥伴則是拼了全力支撐住各定點,避免其中一處失守而讓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站上梯子的夥伴受傷。最後,我們完成了這項任務,事後爬上梯子的這位夥伴分享,雖然他的腳不聽使喚的一直抖,嘴巴也一直呼喊,但最終讓他選擇願意站上去的那股動力,是他選擇相信團隊夥伴,相信我們都不會鬆手,相信我們會堅持到讓他平安完成任務。而這份互信和扶持,是團隊能一起走下去很重要的力量來源,我們也在這份互信中,繼續一起探索、學習與成長。

    另外,場地布置也是一門大學問,集訓時我們學了氣球布置,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大顯身手,但不曉得是否是因為氣壓還是天氣的關係,一打就連破了好幾顆,我們只能試著充小一點,將原定的氣球場布內容再加以簡易。原本害怕氣球爆破聲的我,似乎也在緊迫的時間之下,淡忘了這件事,和夥伴們拼命的做出一顆又一顆的氣球。除了氣球,還有其他靜態的布置,像是彩帶和牆壁布置,牆壁和支柱因為空氣和風吹的關係,早已有一層薄薄的灰塵,要黏貼在上頭必須黏得很好才行。就在我走在走廊上欣賞著夥伴剛布置好的彩帶時,因為風太大而吹斷了其中一段彩帶,這時老師走在旁邊,看了我們的黏法後,表示我們因為沒黏好才會斷掉,如果不趕緊補休,後續一樣會一直花時間修補。確實很多時候我們圖一時的方便和省時,而只把事情做一半,如果可以在事前先用心去思考後續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做好防範,後續便能少掉很多補強和重新場布的時間。

5.環境修繕.jpg  

充滿變數和未知的幸福服務之旅

第一站:雲華國小

    回憶正式與雲華孩子見面的第一天,尚未到活動時間,低年級的孩子已興奮的揹著書包抵達校區,羞澀的臉龐和好奇的一雙大眼看著我們這群來自台灣的大哥哥大姊姊們,似乎也期待著接下來的活動。

    在家庭經濟狀況不穩定的情況下,雲華國小延遲就學的狀況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因此學校的分班不是按照年齡,而是按照語言能力來做區分。即便十幾歲已經到了念小六的年紀,但卻只念二年級或三年級。活動正式開始,原以為事前演練多次的教案,在正式活動時會進行得更加順暢,但計畫終究改不上變化,孩子原本從預計的80-100人,到服務當天意外的多了近五十位幼稚園的孩子,6個人的志工團隊,一次要帶領近130人、年齡層相距8-10歲的孩子,於是,語言的隔閡和年齡層的差距成了這次活動最大的挑戰。似乎也意味著原先在台灣設計好的活動,需要做很大的調整,也讓我們一度在帶領上遇到很大的困難與挫折。我們花了一段時間摸索和學習,透過每晚的反思和檢討,提出彼此對活動的感受和建議,一天天的修正,漸漸的了解課程設計的方向和帶隊的模式,小隊內也有貼心的高年級孩子會協助翻譯,幫助課程運作,不然以孩子強大的活動力,我們這群輔導員可能早已失聲…。

    即使不見得每位都能用華語輕易溝通,但或許因為我們血液中都留有中國文化血統,和孩子互動時顯得格外親切。活動過程中不時會有溫暖的小手湊到你的身旁,用一雙大眼看著你,示意要你牽牽他,即便這雙手因在外頭玩樂已沾滿塵土,你還是願意緊緊的牽著他,回應這份溫度。偶而他們也會拿著製作好的勞作成品,開心、興奮的飛快衝到你面前要你看看他,期盼你給他一個微笑、肯定的眼神,這些點點滴滴,回憶起來,心頭還是暖暖的。幾天的活動下來,孩子與我們的情感也漸漸濃厚,原本害羞的孩子變得不再生澀,下課時間一到,我們身旁總會圍繞著一群孩子,當中甚至還有很多不是自己小隊的小孩,不斷被騷癢、追逐,這或許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雖然我們嘴上總喊著跑得很累,要孩子趕快停下來,心裡卻默默享受著這份淡淡、甜甜、快被融化的幸福感。

6.雲華國小-2.jpg

7.雲華國小-3.jpg   

圖說:大部分孩子來自上頭的村落,上下課皆會有家長開著皮卡(Pick-up)車集體接送孩子。一下課孩子興奮的上車後,總會熱情的招手向我們道別。

泰文中小學,最美的肢體語言

    在雲華的這幾天,當中我們還到泰文中小學和孩子做半天的互動,雖然那天帶的是4-6年級的高年級生,但畢竟是泰文小學,不懂中文的還是佔大多數,一開始的破冰因為活動熟練度不足和語言的問題,造成帶動上很大的挑戰,於是除了台上幾位主帶者留在台上,我們其他人則到台下分區塊做帶動及示範,孩子也因為我們的主動,漸漸的也願意融入活動,就在我們要離開前,吹氣球做為給孩子的禮物時,有一位女孩害羞的走到我身旁,拿了一張像卡片的東西示意要給我,我接過來一看,發現不是卡片,而是這個孩子的個人照,裡頭的他抱著一個娃娃笑得十分燦爛,正當我覺得疑惑問他為什麼要給我這個東西時,他似乎不能了解我要表達的意思,只是帶著淺淺的微笑看著我,於是我問了身旁陪同他一起過來的同學,同學告訴我她不懂中文,她因為很喜歡我,所以想把這張照片送給我。

    當下的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仔細回想,原來在帶動破冰時,我就站在這位女孩的前方,帶動她們一起活動,過程中我們也沒有對談,或許是過程中一個笑容或是誇張、搞笑的動作,觸動了她,面對即將離開的我們,他選擇把身邊寶貝的東西送給我做為紀念。於是我再次體會人和人之間,真心的陪伴和關懷能勝過一切,即便只是一個微笑和眼神的交流。

 10.泰文中小學.jpg  

村落探訪:被迫長大的孩子

 9.家訪.jpg  

    為了讓我們對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狀況有更多的了解,透過校長的安排,我們走入村落做家庭探訪,當中停換的故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她是一位13歲才在就讀國小三年級的女孩,從小父母離異,由奶奶扶養,但隨著奶奶年紀越來越大,身體狀況不佳,因此被阿姨從緬甸接到泰北居住。訪談的時候,阿姨做在他的對面,從停換眼神中看到一種無法解釋與形容的哀傷感,但隨著我們開始訪談,我也漸漸能了解這雙眼睛的背後,所蘊藏的無奈和悲傷。一個孩子身處異地,寄人籬下,家中大小事務舉凡帶小孩(最小的孩子才出生沒幾個月)、煮飯、家事等都需要做,記得一天晚上,夥伴因為要到村子裡洗澡,九點多還看見他背著弟弟在外頭走來走去,一問才知道,原來弟弟在哭鬧,沒哄他入睡前,他也不能睡覺。因為經濟不允許,延緩就學,即便已到了念初中的年紀,還好有等到政府的補助現在才勉強念到小學三年級,不然可能連受教育的機會都沒有。我們問他:「平常最喜歡做甚麼?」這個問題若拿來問市區的孩子,回答不外乎是用smartphone、打gmae、旅遊、看電視之類的吧,但他卻回答:「讀書」。我嘗試再往下問: 「那你未來有想要做甚麼嗎?(夢想)」他只是搖搖頭,低著看著桌子。回來的路上,腦中一直浮現訪談中的畫面和對話,很難相信對一個才13歲的孩子怎麼會沒有夢想呢?!或許不是沒有,只是在她的心裡,不覺得她有做夢的權力罷了。再了解越多狀況後,我開始覺得自己的渺小,面對這一切我似乎無法也沒能力去改變。

    然而,就在晚上的反思檢討會中,夥伴討論到可以為這位孩子做些甚麼,事實上起先我的心裡還沉浸在早晨家訪的悲傷情緒中,但,就在夥伴們一一提出還有些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既然來到此地,就不要放棄及小看任何一件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即便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同時,也在校長的建議下,我們決定利用課餘時間教孩子電腦課,我也因為這個緣分而和這個孩子有了更多的接觸。

    那天晚上,停換準時出現在教室裡頭,等待上課,在了解他對電腦的認知之後,發現需要從最基本的打字開始教起。因為就學時間晚,導致他對ㄅㄆㄇㄈ的注音不熟悉,於是我帶她看著鍵盤,將注音一個個慢慢的複習。接著讓她試著拼自己的姓氏ㄌㄧˇ,當她嘗試用自己的力量用鍵盤key上注音,看到自己的名子出現在電腦螢幕時,停換開心的笑了,這個笑容也深深刻在我的心裡,就像嬰兒被逗笑了一樣,這麼的純真、快樂。電腦對於我們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傳播媒體工具了,隨著選擇性、功能性越來越多,我們對於生活的科技漸漸變的無感,覺得一切似乎理所當然,但對於村落很多的孩子們而言,這小小的一點東西都足以讓她們感到大大的滿足和快樂。

    實際走入部落,親自體會這些孩子的生命故事時,我們學習去相信每個生命都會找到自己的出口。因為我們離開後,她們還是回回歸到最原本、最習慣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不必為他們感到悲傷與憐憫,而是透過這些生命故事,更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圓你我的緣

    很快的,我們在雲華服務的日子來到最後一天,營火晚會是這次服務的最後重頭戲。對於停留在大二迎新的營火記憶的我,對搭建營火早已淡忘,還好夥伴們在出發前有先和經驗豐富的學長姐請教,再加上當地氣候乾燥,木材十分容易點燃,我們堆疊著孩子們帶來的木材,很快的營火便順利的在廣場中央被生起。

    為了籌備晚會的表演,前幾晚的小隊時間,各隊卯足全力的準備表演,回憶和這群年齡層相距甚大的孩子討論表演也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和學習,當我問幼稚園孩子會唱甚麼歌的時候,孩子們馬上排好隊,表演了「兩隻老虎」和「鳳梨西瓜」這兩首可愛的童謠,可愛到不行。但大小孩堅持不和幼稚園孩子表演兒歌,於是我請一位大小孩帶著中高年級的孩子討論,最後決定表演泰國歌曲的舞蹈。看孩子練習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對唱歌及舞蹈的熱愛,或許因為在村子裡也沒有其他的娛樂,唱歌和跳舞自然成了他們最主要的興趣和課外娛樂活動。

    晚會正式開始前的團康遊戲,環繞四周,怎麼算我的小隊人數都覺得少了一些人,仔細點名,才發現所有國小的女生都還沒到場,於是利用中場休息時間,試圖在校園裡尋找她們的身影,終於在一間教室裡看到他們,原來,為了等會兒的表演,他們全部待在教室裡梳妝打扮。大小孩負責化妝,小小孩開心又害羞的拿著鏡子看著被裝扮得美美的自己。看到這群孩子的這份用心和在乎,對於全部都是國小的孩子來說,當下我仍覺得不可置信,他們所做的一切,似乎也想留給我們這群哥哥姐姐們一個美麗又難忘的回憶。

    各隊精彩的表演搭配燒著火紅的螢火,溫暖了夜間乾冷的天氣。表演結束,我們帶孩子回講堂看這幾天的回顧影片,也即將為這幾天的活動劃下句點。孩子看見影片中一張張自己的影像,都興奮的哈哈大笑,我們幾位輔導員,也是透過影片,一同回顧這幾天的成長與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影片結束,我們每位輔導員上台和孩子分享這幾天的心得和對孩子的祝福,而原本興奮、吵鬧的孩子,這時也都寧靜了下來,靜靜聆聽我們要對他們說些甚麼。太多回憶與感受湧入腦中,一站上台,我們都不由自主的紅了眼眶。小隊的孩子在離開前,問了我:「姐姐,妳明年還來嗎?」還等不及我回應,孩子立即又說:「一定要來喔!」。

    短短幾天,或許我們能做的有限,但感謝有這樣的緣分讓我們相遇,在雲華的日子,因為經驗不足讓我們有更多可以學習和改進的空間,最終,成長最多的反而是我們自己,結束了活動,我們離開村落,孩子們會繼續回歸以往的生活,或許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他們會忘了我們曾帶給他們甚麼樣的活動,但僅希望我們這顆真誠、陪伴的心,能伴隨他們未來在成長的路上有更多的能量和快樂!

 101.晚會.jpg  

8.雲華國小.jpg  

惜緣、惜情的在地人情味

    在雲華服務能夠圓滿,要感謝雲華國小的朴校長,除了給我們供給我們洗澡的空間,課程和生活上的問題,也皆是透過他幫我們協調、處理。校長個性木訥卻又感性,記得我們要離開前,在餐桌上拿起筆認真的記著我們每一位的名字,要與我們道別時,說了:「不要忘記校長呀!」就像自己的親人般,如此溫暖、慈祥,這份超越地域、族群、年齡的關愛,很難用言語形容,但距離就是這麼的靠近、這麼的溫暖。

後記,無盡的感謝與感動

    這次的泰北志工行,我重新去了解「完美」的定義,以前的我總會用過去的經驗去追求及要求想像中的完美,但卻忘了要因時、因人、因地、因物去做調整。過程中,我學會放下腳步去觀察身旁發生的一切事情,歸零以前的所學去欣賞因為突發狀況而無法趨近完美的每份驚奇,只要過程用過心、盡了力,結果似乎不這麼重要了!也讓我意外發現生命中很多東西不需要把自己用的如此緊張,學習慢的藝術,也是一種需要不斷學習的人生智慧。

最後,要感謝一路上為了讓我們築夢在背後默默付出和支持的人:

感謝志昇老師不畏艱難創辦Acard協會讓這麼多人有了築夢的機會。

感謝一路陪伴我們的雍陶老師,您的多元身分不得不讓我佩服,從行前的教案驗收到活動中的陪伴,身兼導遊、帶隊老師和專業攝影師,有您帶我們,真的很安心。

感謝玉欣總是如此有活力的用熱情影響身旁的每個人,讓我感受服務的無價和意義。

感謝雲泰每團隊的宛芝,很欣賞你的堅強和勇敢,承受很多身為領導者必須忍受的孤獨和壓力,雲泰美順利完成任務了,而妳是推動團隊的重要力量!

感謝雲泰每團隊的庭瑋,我們口中的「阿信」和「泰北媽」,為了讓團隊更好,你總是願意花心思去幫忙任何事情,在你身上我看到只要願意用心,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感謝雲泰每團隊的Annie,你對事情的完美和態度,讓我很難相信你才大一,很喜歡和你分享營隊的點點滴滴(當然還包含冷水澡體驗),你看事情的觀點和靈敏度給了我很多的學習。

感謝雲泰每團隊的宇弘,你是團隊的開心果,有了你多了很多歡笑。而你對事情的堅持和要求,也讓我佩服男孩能有細膩的心真的很不簡單!

感謝雲泰每團隊的思茜,你讓我看到這個年紀的無可限量,還有樂天的心和勇氣,因為你,讓我看到事情的更多面向和可能。

也要感謝鼓起勇氣做了這個決定的自己,未知會讓人害怕,但時時「明白」自己在做些甚麼,便能克服恐懼,享受當下!

「追逐夢想靠的是勇氣,實踐夢想靠的是毅力」。2014年給了自己這個特別的寒假,感謝一切的好因緣,這會是我生命中難忘、深刻的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